夏天到了,防晒绝对是护肤头等大事。每次出门前,咱们都认认真真涂好防晒霜,自以为能和紫外线 “绝缘”,可有时候,该晒黑还是晒黑,该晒伤还是晒伤,这是为啥呢?今天就来给大家唠唠防晒霜那些容易被忽略的 “隐形失效” 情况,不注意的话,涂了可就跟白涂一样!
先来说说开封后的保质期。咱买的防晒霜,包装上标的两三年保质期,那是指没开封的时候。一旦开封,这保质期就得另算了。像有些防晒霜包装上会有 “6M” 或者 “12M” 的标识,意思就是开封后得在 6 个月或者 12 个月内用完。为啥开封后保质期就短了呢?因为开封后,防晒霜里的活性成分,特别是化学防晒剂,像阿伏苯宗、奥克立林这些,特别容易受到光照、温度还有氧气的影响,慢慢就降解了,防护能力也就跟着变弱。有实验数据显示,开封超过一年的防晒霜,实际防晒系数(SPF)可能下降 30% 到 50%。啥概念呢?原本标注 SPF50 的防晒霜,实际效果可能就只有 25 到 35 了。而且开封时间长了,防晒霜里微生物数量还可能超标,用了容易皮肤过敏。所以啊,大家开封后的防晒霜,最好半年内用完,最长也别超过一年。
展开剩余63%再讲讲储存方式对防晒霜的影响。这一点很多人都不太注意。我之前就犯过这错,把防晒霜随手放在窗台上,觉得拿的时候方便。结果后来用着感觉怎么没什么效果,仔细一研究才知道,窗台那地方,阳光直晒,温度又高,防晒霜在这种环境下,简直就是在 “加速变质”。专家说,防晒霜可不能放在高温和阳光直射的地方,像车内、窗台这些位置都不行,应该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,每次用完还要把瓶盖拧紧,这样能降低氧化风险,延长防晒霜的使用寿命。我现在都专门找了个抽屉放防晒霜,就怕它 “隐形失效”。
还有个关键问题,就是大家涂防晒霜的用量和补涂频率。先说用量,很多人涂防晒霜那叫一个 “省”,就拿乳液质地的防晒霜来说,成人脸部用量一般得有 1 元硬币大小(差不多 1 克至 1.2 克),才能达到理想防护效果。要是涂抹量不足,效果就会大打折扣。比如只涂一半标准量,实际防护效果可能只有产品标注 SPF 值的 1/3。这就好比给窗户装防护网,网眼太大,蚊子不还是能飞进来嘛。再说补涂,特别是夏天,出门在外,出汗、擦汗、游泳这些都会让防晒霜的防护膜被破坏。化学防晒霜随着时间推移也会逐渐失效,所以一般每隔 2 小时到 3 小时就得补涂一次。要是出汗多或者游泳了,那就得马上补涂。就算是标注 “防水” 的防晒霜,也不是真的能一直防水,它的防水效果也就维持 40 分钟到 80 分钟,可别以为涂了防水的就万事大吉了。
还有一种情况,可能大家都没怎么想过,就是防晒霜和驱蚊剂一起用的时候,效果也可能受影响。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做过研究,发现防晒霜和驱蚊剂并用,防晒霜对 UVB 波段紫外线的防护效果会显著下降。虽然具体原因还不太明确,但之前有研究说,同时用驱蚊剂和防晒霜,里面的避蚊胺和二苯甲酮这两种化学物质被皮肤吸收的量会增加,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导致防晒霜防晒效果被削弱。所以夏天去户外活动,又要防蚊又要防晒的时候,可得多留个心眼儿。
那怎么判断防晒霜有没有失效呢?有几个简单办法。要是发现防晒霜出现水油分离、结块或者变得异常稀稠,那就说明它稳定性被破坏,可能失效了;正常的防晒霜要么没什么味道,要么有轻微原料气味,如果闻到酸败味、刺鼻异味,也别用了;还有要是颜色变深或者产生沉淀,那大概率活性成分已经降解。
宝子们,防晒真不是涂了防晒霜就完事了,里面学问可大着呢。注意这些防晒霜 “隐形失效” 的情况,咱们的防晒工作才能做到位,皮肤才能少受紫外线的伤害。记得点赞关注我,更多护肤小知识持续分享,祝点赞关注的宝子们都能美美哒,远离紫外线烦恼!
发布于:黑龙江省配资炒股票,聚和财富配资,安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