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搜狐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今年的《武夷山十二金钗》,终于,终于来了。
每年临近岩茶上新,这十二金钗的动态都牵动着各路茶友的心。
盼着它的,有连续好几年都在支持的老茶友,也有慕名而来的新茶友。
毕竟,这是从300多款岩茶中,精心挑选出的十二位佼佼者。
对于想要领略岩茶风韵的茶客而言,《武夷山十二金钗》无疑是极具性价比的选择。
展开剩余85%今晨,便有一位新茶友为它而来,向村姑陈细细询问了许久。
他问,“我听说岩茶都要先褪火再喝,那这款茶呢?”
茶友们无需担心,送到各位手中的茶,都已经处于适饮期,拆开就能喝。
茶友又接着问,“那其他茶类呢?我家里还有今年新买的白茶和绿茶,是不是也要放半年再喝?”
既然茶友问了,那么,关于褪火与六大茶类的关系,就借此机会一次性说清吧。
《2》
只有经过焙火的茶,才需要褪火,例如,武夷岩茶。
焙火,是武夷岩茶制茶的最后一步,展开来说,就是将茶叶放进焙笼中,经过特殊的加热步骤,钝化茶叶中的氧化酶,并稳定发酵结果。
氧化酶失去活性后,茶多酚等物质就不会再转化。
好的焙火工艺,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岩茶的储存时间,使其展现出武夷岩茶独有的岩骨花香。
刚刚焙完火的岩茶,火气很足,有一种烟熏火燎的气息。
对烟味敏感的新茶友,往往不能接受这股成熟的味道。
因此,需要经历一个褪火的过程。
等待一段时间,等茶叶自己将烟味吐出来,为茶客呈现出最好的风味状态。
岩茶褪火的时间,由焙火的程度决定,并不是固定的半年。
焙火时,程度越高,茶叶吃进去的火气越多,褪火的时间就越长。
另外,还要考虑焙茶的方式、褪火的方式等等因素。
褪过火的岩茶,喝起来更加香醇柔滑。
《3》
但并非所有茶叶都需要褪火。
六大茶类之所以有区分,正是因为它们的工艺各不相同。
其他没有经历过焙火的茶类,就没必要褪火。
绿茶、黄茶这类主张趁鲜喝的茶类,最佳品饮期一般在12-18个月。
茶叶存放超过这个时间,香气、滋味都会明显下滑。
因为绿茶、黄茶的制茶流程中都有“杀青”这一步骤,杀青过的茶叶,叶内的多酚氧化酶会失去活性。
多酚氧化酶正常存在于茶叶中时,能够促进茶多酚等物质的转化。
一旦其失去活性,茶叶中的叶绿素和各种滋味物质无法转化,久而久之,风味就会全方位减弱。
如果把绿茶、黄茶“褪火”半年再喝,不知道要流失多少香气滋味。
另外,红茶中的正山烟小种,虽然有烟味,但也用不着褪火。
正山小种中的烟味,来自烟熏,而非焙火。
它的烟味,准确来说,是松烟香。
正山小种的加工,在萎凋、发酵、烘干时,都会穿插烟熏,使茶叶充分吸收马尾松燃烧时散发出的松烟香。
刚加工好的正山小种,松烟香最浓烈,如果茶友们喝不惯,可以稍微放上三、四个月左右,等烟熏风味更柔和些再喝。
如果实在无法接受,也可以尝试经过改良后,无烟熏的小种红茶。
《4》
白茶、黑茶同样没经历过焙火,也不用着褪火。
白茶的工艺简单质朴,只有萎凋和干燥两个步骤,成品茶呈现出来的茶味也是自然纯粹的。
而制作黑茶的关键工序是渥堆,利用高温、高湿环境下产生的微生物,为茶叶创造出独特的风味。
于这两者而言,放上半年再喝的做法没有意义。
因为他们都具有后期陈化的价值,在仓储的每个阶段,都会展现出不同的风味。
白茶越陈越香的特性,得益于简单的工艺。
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被保留下来,茶多酚等物质便能在后续仓储时不断转化,形成新的风味物质。
而黑茶之所以能久存,是因为茶叶内含有大量微生物,这些微生物会在适宜的环境下持续进行生化反应,促进茶叶内的物质转化。
不过,新白茶刚刚上市时,内部物质都还保持着活跃状态,茶叶中的茶氨酸、叶绿素等,会带来青味。
这是一种类似青草香、新鲜黄瓜的味道,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。
喝不惯青味的茶友,可以将新白茶先存起来,存个小半年。
等青草香在时间的作用下,转化成更成熟的干草香,更好入口。
《5》
六大茶类中,只有经历了焙火的茶,比如岩茶,才存在“褪火”一说。
其余诸如白茶、绿茶、红茶等,制作工艺没有这个环节,自然无火可褪。
诚然,对于部分新茶来说,放一放会更好喝。
但多数时候,茶叶买到手都是可以直接喝的。
因为多数品质有保证的茶叶,在发出之前,茶商们都会不断试喝,确保茶叶能以最好的状态,送到消费者手中。
再者,“褪火”半年,对双向奔赴的好茶与茶客来说,等待的时间实在太过漫长。
尤其是绿茶这类主打滋味清鲜的茶,最佳赏味期本就短暂,难道还要将大半的时间,都虚耗在无意义的“褪火”上吗?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发布于:福建省配资炒股票,聚和财富配资,安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