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十年前,长江边上的人,一说起暴雨,那心里头就是一紧。预警?什么预警,基本等同于雨点砸到脑门上了,下游的防汛干部们根本不是在防汛,那是在玩儿命。还有南海上的渔民兄弟,出海打渔,跟赌博没两样,台风往哪拐,全靠瞅人家的卫星云图,哪天人家不高兴了,数据一掐,你就只能在茫茫大海上,对着天喊,把命交给老天爷。
这种日子,脖子被人卡着,连喘气都得看人脸色的日子,真的不好过。
转机这东西,有时候就来自一句简单的话。1969年,周总理拍了板,说,我们得有自己的气象卫星。就这么一句话,没有长篇大论,但分量千钧。一段追着风、赶着云的传奇,就这么开始了。
自己砸锅卖铁也要造卫星,真不是为了面子工程,是实实在在的活命需求。咱们这地方太大了,气候复杂得像一锅乱炖。东北的大雪能埋了房子,南边的台风能掀了屋顶,青藏高原说来就来的强对流,西北永远在跟干旱较劲。把预测这一切的命根子交出去,不就等于把家门钥匙给了邻居,还指望晚上能睡个安稳觉?那不是扯淡嘛。
所以,当1988年9月7号,风云一号A星上天的时候,那感觉…怎么说呢,就像是憋了很久的一口气,终于顺了。我们成了世界上第三个能自己玩转极轨气象卫星的国家。第一次,我们睁开了自己的“天眼”,看到了覆盖全球的云图,清清楚楚,不再是别人嚼过的馍。没过几年,1997年,风云二号A星也上去了,在三万六千公里高的静止轨道上,我们有了个永久的“哨兵”。
这两步棋一走稳,整个局面就活了。以前是被动接招,人家给什么数据,我们就只能用什么,好坏都得受着。现在呢?东北的农民伯伯准备春耕了,不用再凭老经验猜,手机上点开APP,看看风云卫星传回来的土壤墒情数据,就知道哪块地该浇水,啥时候下种最踏实。长江边的防汛指挥部,大屏幕上跳动着风云卫星的实时云图,可以提前整整72小时,告诉你暴雨的中心会砸在哪个县,哪个村。
这份底气,就是把千万人的安危,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的踏实感。
不过说实话,最早的风云卫星,更像个太空照相机,性能也就那么回事。风云一号拍回来的云图,平面的,跟一幅水墨画似的,挺有艺术感,但没太大用。你看着一大片厚厚的云,根本分不清底下是毛毛雨,还是能把人冲走的瓢泼大雨。
更要命的是慢。风云二号围着地球拍一张“全球集体照”,得花上半小时。等你把数据接收下来,分析完,一场要命的短时强对流早就在某个小镇上肆虐完了。那种感觉特别憋屈,就像你眼睁睁看着危险正在靠近,却因为嗓子被堵住,喊不出来,只能干着急。
真正的革命,是从第二代风云卫星开始的。从风云三号起,我们不满足于“照相机”了,直接给它升级成了“大气CT机”。它带的那些红外、微波仪器,就像医生的CT扫描仪,能一层一层地把大气给“切片”了看。从地面到30公里高空,哪儿温度高,哪儿湿度大,扫得明明白白。甚至连空气里有多少臭氧,有多少温室气体,都能给你量化出来。
而且,它有了微波探测能力,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它有了“夜视仪”和“透视眼”。管你是黑漆漆的午夜,还是乌云压顶的山区,它都能全天候、无死角地盯着。哪怕是每小时100毫米的特大暴雨,也别想在它眼皮子底下藏起来。搁以前,台风最喜欢在夜里偷偷加强,预报员只能靠几个零星的地面站点数据瞎蒙,现在有了风云三号,凌晨三点台风眼结构有啥变化,一清二楚,能为沿海的百姓多争取好几个小时宝贵的转移时间。
它的兄弟风云四号,更是个急性子。拍一张全球图,从半小时缩短到15分钟,观测的“镜头”从5个暴增到14个以上,传回来的图像,也从当年的“标清VCD”画质,一步跨进了“4K超高清”时代。
技术的每一次升级,都不是为了让参数表上的数字更好看。说到底,就是为了能更早一分钟发现灾害,让大家能少受一点损失。这种实在劲儿,比什么都强。
发展到今天,风云卫星早不是单打独斗了,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,在天上组网干活。我们总共发射了22颗风云卫星,现在还有9颗在天上值班,而且,你知道吗?咱们是全世界唯一一个,同时在黎明、上午、下午和倾斜四条不同轨道上都有气象卫星的国家。这就像是派了四组巡逻队,从不同时间、不同角度,对地球进行无死角监控。影响我国的台风,自从风云卫星业务化运行以来,没有漏掉过任何一个。
这事儿还没完。接下来要发的卫星,打算把高轨道卫星的“广角镜”和低轨道卫星的“显微镜”结合起来,搞一个全球降水的三维立体监测。未来的第三代卫星,甚至要装上人工智能,让卫星自己就能识别出灾害天气,主动“开口”报警。
风云卫星的故事,讲到这里,其实才说了一半。它早已不只是我们自家的天气预报员了。
现在,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的气象部门,他们的电脑屏幕上,都跳动着来自中国的风云数据。从服务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农业生产,到为非洲兄弟监测蝗灾,再到给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核心数据,这条由数据构成的“风云之路”,正越走越宽。它好像在告诉世界一件事:顶尖的科技,不应该只是关起门来炫耀的肌肉,更应该是伸出去帮助别人的手。
这份超越国界的中国温度,可能比任何冷冰冰的技术参数,都更珍贵。
配资炒股票,聚和财富配资,安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