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双碳”目标的推动下,光伏产业正朝着高效化、薄片化、大尺寸化的方向快速迈进。作为光伏电池与组件的核心基材,硅片的技术突破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。华民股份(300345)旗下鸿新新能源、鸿晖新能源两大硅片研发制造基地,凭借G12+大尺寸规格、电阻率精准控制、80μm超薄硅片等创新成果,打造出覆盖TOPCon、HJT、XBC等主流技术路线的硅片柔性化解决方案,为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鸿新新能源:高效N型单晶硅片的创新先锋
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大理州企业技术中心,鸿新新能源在大尺寸硅片领域竞争优势显著。公司稳定化、规模化生产的G12+硅片,是目前市场已知最大尺寸规格,能为下游电池客户带来显著规模效益,既降低每瓦生产成本,又进一步放大光伏产业降本增效空间。在硅片核心质量指标电性能把控上,鸿新新能源通过自主研发RCZ单晶掺杂软件并结合SOP、蒸发常数等,实现电阻率精准可控,有效提升晶棒性能与质量,契合N型高效电池对材料的严苛要求,同时通过持续优化热场结构,不仅提升产品电阻率集中度,更将氧均值降至10.5ppm以下,为高效电池生产提供稳定基材保障。
在薄片化布局与创新协同方面,鸿新新能源同样走在行业前列。公司产品广泛兼容各类高效N型技术,不仅满足110μm薄片化生产需求,还前瞻性发布G12(40μm)超薄半片研发成果,提前锁定未来技术竞争力,持续为光伏产业多元化发展贡献力量。在提质发展的同时,鸿新新能源深知创新需产学研高度协同,已与云南大学、湘潭大学、昆明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深度合作,聘请行业专家担任技术顾问,构建起“产、学、研、用”一体化创新体系,为技术持续迭代提供硬核支撑。
鸿晖新能源:异质结专用硅片的专精尖代表
鸿新新能源在高效N型硅片领域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创新活力的同时,鸿晖新能源则聚焦异质结电池“更薄、公差更小”的核心诉求,以全链条技术创新破解行业痛点,成为异质结专用硅片的专精尖代表。在薄片化领域,公司半片可量产厚度成功突破80μm,不仅攻克了大尺寸硅片叠加薄片化切割时“易破碎、难量产”的行业难题,而且A级率97.5%以上,实现“超薄化”与“高良率”的双重突破,为异质结电池降本增效奠定关键基础。
技术创新,不止于薄。依托专业团队的Know-how积累,鸿晖新能源可提供包括半切薄切技术、链式吸杂工艺、数字化柔性制造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。公司先进的吸杂工艺,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多重价值:一方面可减少硅片内少数载流子复合中心,助力HJT电池效率提升超0.15%;另一方面能降低硅片金属杂质含量,使公司可采用价格优势显著的普通硅料替代高质硅料,大幅压缩硅料成本。
双基地协同:华民股份构筑光伏制造创新生态
鸿新、鸿晖两大基地的差异化、协同化创新,共同构成华民股份的核心技术矩阵,既覆盖当前光伏产业主流需求,又布局未来技术方向,形成“专用与通用并行、当前与未来兼顾”的硅片产品格局。
从80μm超薄硅片突破到G12+大尺寸量产,从电阻率精准控制到吸杂工艺升级,华民股份以技术创新为笔,在光伏硅片领域书写下亮眼答卷。未来,华民股份将继续深耕两大制造基地,以更前沿的技术、更优质的产品、更高效的解决方案,推动光伏产业向更高效率、更低成本、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,为我国“双碳”目标实现贡献力量。
配资炒股票,聚和财富配资,安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